“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微者,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若①阴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①“若”:宋本与湘古本作“但”。
周禹载曰:「此条经文仲景曲体病情,言邪气虽衰而正气大虚,非振栗则不能汗出也。『阴阳』两字,犹云浮取沉取。邪气虽微,尚留表里之半,其或入于阴,或出于阳,未可定也。但阳脉微者,则里气安和而阳亦不复盛,汗出而解更无疑也。然复加一『先』字,即里有微结,其津回肠润又在言外也。」
刘昆湘曰:「但阴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此言师到切脉,见浮取阳脉已和,惟秉取沉部脉实。知外解,而邪已入里,治当从下而解。但据阴实之脉,不言痞满燥实之证,故亦不可峻下。曰若欲下之者,自具迟回审慎之意。且调胃承气,亦下剂中之缓剂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