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①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②,柴胡③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①“太阳病”:宋本与湘古本作“得病”。②“本渴而饮水呕者”:宋本与湘古本作“本渴饮水而呕者”。③“柴胡”:宋本与湘古本作“柴胡汤”。
名家注解

章虚谷曰:「脉迟浮弱,恶风寒者,其人阳虚,表邪未罢也。手足温者,脾胃本和。二三下之,气伤不能食,表邪陷入少阳,而胁下满痛,颈项强也。小便难者,三焦气窒,水道不行,故郁而发黄。只可与柴胡汤转少阳之枢,其枢虽转而水气下坠,则必后重,皆因二三下之之故也。若本渴而饮水呕者,是为水逆,故令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柴胡汤不中与也。其脾胃大伤,故食谷者哕。哕者,空呕也,后世或以呃逆为哕。如暴病气阻尚无害,若久病呃逆是胃气欲绝之候也。」

程知曰:「后言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此更言胁下满痛,亦有不宜柴胡者,以为戒也。」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