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①。”
①“大承气汤”:涪古本作“承气汤”。
徐灵胎曰:「纯青则非寒邪,乃肝邪入肾也。《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心下必痛,口干燥二证,尤见非寒邪。二条俱重口渴,知为热邪无疑。」
唐容川曰:「肝气有余,则生胆汁太多,呕苦不食,大便青色。心下是指胸前之膈膜言,膈连于肝而通于胆系,胆火盛汁多从肝系而注入膈中,至心下,将膈中所行之水阻遏,使返还入胃中,从下而泄,是为清水,其色纯青也。盖膈膜是行水之道,水要从胃而入膈,胆之火汁要从膈而入胃,逆拒于心中下之膈,故心下必痛。胆汁泄入胃,而水不得入于膈,反随胆汁下泄为下利清水,其色纯青也。水既从胃中下泄,而膈膜中反无水,不能化气升津,故口干燥也。」
秦皇士曰:「此明凡用急下,必要见下证者:质清而无渣滓相杂,色青而无黄赤相间,热极假阴之候。然必得心下硬痛,口燥咽干而渴,方是里实下证的据。」
程郊倩曰:「自利清水无谷渣,色纯青无谷色,谷留故也。」
汤本求真曰:「自利清水,色纯青者,《温疫论》之所谓热结旁流者是也。不急下之,则忽变为死证之剧证也。」
黄竹斋按:方书所谓之黑水泻,疑即此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