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①。”
①“大承气汤”:涪古本作“承气汤”。
名家注解

钱天来曰:「少阴病而至六七日,邪己入深。然少阴每多自利,而反腹胀不大便者,此少阴之邪复还阳明也。所谓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之地,故当急下,与阳明篇『腹满痛者,急下之』无异也。以阴经之邪,而能复归阳明之腑者,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谓『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之义也。然必验其舌,察其脉,有不得不下之势,方以大承气下之耳。」

舒驰远曰:「少阴复传阳明之证,腹胀不大便者,然必兼见舌苔干燥,恶热饮冷,方为实证。」

柯韵伯曰:「三阳惟少阳无承气证,三阴惟少阴有承气证。盖少阳为阳枢,阴精虚,邪便入于阴,故不可妄下以虚其阳,少阴为阴枢,阳有余,邪便伤其阴,故宜急下以存其阴。」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