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茵陈蒿|茵陈五苓散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五苓散加茵陈蒿

五苓散加茵陈蒿十分,同末重量换算 >>

用法同五苓散。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五苓散加茵陈蒿主之;假令脉浮,当以汗解者,宜桂枝加黄芪汤。
  • 出自《金匮要略》宋本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十分(末)、五苓散五分重量换算 >>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名家注解

    陈灵石曰:「五苓散攻专发汗利水,助脾转输,茵陈蒿功专治湿退黄,合五苓散为解郁利湿之用也。盖黄疸病由湿热淤郁熏蒸成黄,非茵陈蒿推陈致新不足以除热退黄,非五苓散转输利湿不足以发汗利水。二者之用取其表里两解,为治黄之良剂也。」

    《三因方》:「五苓散治伏暑郁发黄,小便不利,烦渴,用茵陈煎汤调下。」

    《本事方》:「有一人病伤寒七八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髀及项颈腰脊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曰:『脉紧且数,脾元受湿,暑热蕴蓄于太阳之经,宿谷相搏,郁蒸而不得散,故使头面有汗,至颈以下无之,若鼻中气冷,寸口近掌无脉则不疗。』急用茵陈汤调五苓散,数服而差。」

    《玉机微义》:「茵陈五苓散,治湿热胜,发热黄疸。」

    《眼科锦囊》:「茵陈五苓散治小儿雀目。」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