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①、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②。
①此处湘古本有“而”。②“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湘古本作“宜当归四逆汤”,且方中有“人参四两,附子一枚”。从一些临床医案来看,此条“手足逆冷”为热厥,湘古本处方应误。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人参三两、芍药二两重量换算 >>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①此处湘古本有“而”。②“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湘古本作“宜当归四逆汤”,且方中有“人参四两,附子一枚”。从一些临床医案来看,此条“手足逆冷”为热厥,湘古本处方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