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悗①,手足热而欲呕,此名疸疟,白虎加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疸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肌肉。” 宋本“肌肉”作“脱肉”,其余同涪古本。 ①“悗”:音 mán,烦躁郁闷。《内经》“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炙)、粳米二合、桂枝三两、人参三两重量换算 >>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辨疟病脉证并治
此条涪古本作“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疸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肌肉。” 宋本“肌肉”作“脱肉”,其余同涪古本。 ①“悗”:音 mán,烦躁郁闷。《内经》“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