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大黄四两、黄芩三两、地黄①四两、牡丹皮三两重量换算 >>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②

大便利,止后服。

此方湘古本名为“大黄黄芩丹皮干地黄汤”,用法小异。①“地黄”:湘古本作“干地黄”。②湘古本作“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温服二升。”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①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②主之。
    ①“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湘古本作“石膏黄连黄芩汤”,方中无甘草。②“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湘古本作“大黄黄芩丹皮干地黄汤”,方同。
  • 名家注解

    《外台秘要》:「小品葳蕤汤,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内痛、心胸痞结满、腰背强方: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芎藭、甘草(炙)、青木香各二两,石膏三分(末,绵裹)。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朴硝一分、大黄三两下之。」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