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汤|甘草温液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甘草汤

甘草二两①重量换算 >>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会通本依涪古本补入条文“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者,甘草温液汤主之”下单列“甘草温液汤”,虽亦仅甘草一味,但剂量、用法有异。①此处湘古本有“不炙”。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少阴病,二三日,咽中痛①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①“咽中痛”:湘古本作“咽中肿痛”。
  • 出自《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 :甘草温液汤

    甘草三两重量换算 >>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此方会通本注曰“《千金方》名甘草汤,《千金翼方》名温液汤”。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 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者,甘草温液汤主之。
    此条从会通本,依涪古本补,《金匮》附方引《千金方》。
  • 名家注解

    张隐庵曰:「本论汤方甘草俱炙,炙则助脾土而守中。惟此生用,生则和经脉而流通。学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徐忠可曰:「甘草一味单行,最能和阴而清冲任之热。每见生便痈者,骤煎四两,顿服立愈,则其能清少阴客热可知,所以为咽痛专方也。」

    《玉函经附遗》:「治小儿撮口发噤,即本方煎服,令吐痰涎后,以乳汁点儿口中。又治小儿中蛊欲死者。」

    《千金方》:「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伤寒类要》:「治伤寒心悸,脉结代者。」

    《危氏得效方》:「治小儿遗尿,大甘草头煎汤,夜夜服之。」

    《姚和众至宝方》:「治小儿尿血。」

    《圣济总录》:「治舌肿塞口,不治杀人。即本方,热漱频吐。」

    喻嘉言曰:「本方甘草一味,乃从长桑君以后相传之神方也。历代内府御院莫不珍之,盖和其偏,缓其急,化其毒,卓然奉之为先务,然后以他药匡辅其不逮,可得受功敏捷耳。」

    《肘后方》:「治肺痰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烦燥而不渴者。」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