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黎勒散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诃黎勒十枚(煨)重量换算 >>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气利,诃黎勒散主之;若日久不差,宜长服诃黎勒丸。”
  • 名家注解

    赵以德曰:「诃黎勒有通有涩,通以下涎液、消宿食、破结气,涩以固肠脱,佐以粥饮,引肠胃更补虚也。」

    程云来曰:「寇宗奭曰:『诃黎勒能涩便而又宽肠,涩能治利,宽肠能治气,故气利宜之。调以粥饮者,借谷气以助肠胃也。』杜任方言:『气利里急后重,诃黎勒用以调气。』盖有形之伤则便垢而后重,无形之伤则气坠而后重。便肠垢者得诸实,气下坠者得诸虚。故用诃黎勒温涩之剂也。唐贞观中,太宗苦气利,众医不效,金吾长宝藏以牛乳煎荜拨进服之,立差。荜拨,温脾药也。大都气利得之虚寒气下陷者多,其用温涩之药可见矣。」

    《杨氏直指方》:「牛乳汤,治气利,泄如蟹渤。荜拨末二钱,牛乳半升,同煎减半,空腹服。」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