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人参干姜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人参附子汤①主之。不差,复以人参干姜汤②与之。
①“人参附子汤”:涪古本、宋本作“麻黄升麻汤”。湘古本作“人参附子干姜阿胶半夏柏叶汤”,方同。②“人参干姜汤”:湘古本作“鹿茸附子人参干姜汤”。
人参二两、附子一枚、干姜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重量换算 >>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顿服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①“人参附子汤”:涪古本、宋本作“麻黄升麻汤”。湘古本作“人参附子干姜阿胶半夏柏叶汤”,方同。②“人参干姜汤”:湘古本作“鹿茸附子人参干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