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术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炙)①、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白术四两重量换算 >>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①“炙”: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中无此字。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甘草麻黄汤主之;越婢加术汤亦主之。
    此条涪古本与宋本作“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脉经》作“洪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 病历节,疼痛,两足肿大,小便不利,脉沉紧者,甘草麻黄汤主之;脉沉而细数者,越婢加术汤主之。
    《金匮》附方“《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涪古本作“内”)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可供参考。
  • 出自《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甘草 各二两,大枣十五枚,白术四两重量换算 >>

    合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恶风,加附子一枚(炮,破八片)。

    出自《金匮要略》宋本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重量换算 >>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名家注解

    黄竹斋按:仲景用越婢加半夏汤治肺胀.则知此方为治正水之主方也。加半夏者,以水饮聚于胃,关于肺,降胃逆所以治本也。加白术者,水气郁于脾、渍于肺,除脾湿亦以治本也。

    《巢氏病源》妇人脚气候:「若风盛行,宜作越婢汤加术四两。」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