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干姜散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半夏、干姜 各等分重量换算 >>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匙,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 名家注解

    程云来曰:「脾寒则涎不摄,胃寒则气上逆,故干呕、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干姜之热以温脾,煎以浆水者,借其酸温以通阳利膈也。此证与茱萸汤迥别,以不头痛也。」

    《三因方》:「干姜散,治悬痈壅热,卒暴肿大。干姜、半夏洗去滑,等分,右为末,以少许着舌上、咽津。」

    《圣济总录》:「喉咙者,呼吸之道路,气之所上下也,悬痈为音声之关,脏腑有伏热,气上攻冲喉咽,气血壅遏,结于悬痈,毒瓦斯不散,故肿痛妨闷,甚者或长数寸,随喉出入,不得食息,宜急治之。治悬痈肿生息肉,干姜散方:干姜(炮裂)、半夏(汤洗七遍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盐豉和,涂所患处。」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