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饴糖一升重量换算 >>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此方原书作“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芪一两半”,据此补充完整药方和用法。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虚劳,里急,诸不足,或气短、胸满,或腹满,或肺气虚损,黄芪建中汤主之。”
  • 出自《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

    即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三两,煎服依原法。重量换算 >>

    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足前成四两;腹满者,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出自《金匮要略》宋本

    即于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重量换算 >>

    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名家注解

    汪双池曰:「虚劳不足,谓气血枯竭也。此方之意,主于补脾胃而达气血。」

    徐忠可曰:「若气短胸满加生姜,谓饮气滞阳,故生姜以宣之。腹满去枣加茯苓,蠲饮而正脾气也。气不顺加半夏,去逆即所以补正也。」

    《外台秘要》:「《古今录验》黄耆汤主虚劳里急,引少腹绞痛拘孪,卵肿缩疼痛。」

    《类方准绳》:「黄耆建中汤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济阳纲目》:「黄耆建中汤治脉弦气弱,毛枯槁,发脱落。」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