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
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①亦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牡蛎汤亦主之。” 宋本无“牡蛎汤亦主之”,其余同涪古本。 ①“柴胡桂姜汤”:即柴胡桂枝干姜汤。
牡蛎、麻黄 各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烧,去腥)重量换算 >>
合四味,以水八升,先煮麻黄、蜀漆,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若吐,勿更服。
辨疟病脉证并治
此条涪古本作“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牡蛎汤亦主之。” 宋本无“牡蛎汤亦主之”,其余同涪古本。 ①“柴胡桂姜汤”:即柴胡桂枝干姜汤。
出自《金匮要略》宋本
牡蛎四两(熬)、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蜀漆三两重量换算 >>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若吐,则勿更服。
《金匮》作为附方引《外台秘要》:“牡蛎汤,治牡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