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寮笃农家张某某氏孙子张某某,生后刚满周岁,一个月前由于感冒服西药、注射,高热退,旋复发间歇性微热。于是自汗、口渴、腹胀、腹泻、喜噎等症状同时并至。乃至嘉历访各小儿科,热十余日无稍差。遂来求诊。是为1961 年4月7日。
患儿面黄肌瘦(据云病前相当肥胖),症状一如上述:大便初硬后溏,尿闭。当诊察之际犹涔涔然汗出,虽然微热但患儿显得十分疲倦。脉稍浮,但颇微弱。
第一日授以小柴胡汤加石膏黄连干姜茵陈,热不复发腹胀喜噎口渴均大差,唯自汗未止、小便仍不利。第三日转用桂枝加芪附汤,于是自汗亦止,连服五剂而元气大复,遂停药。
先是1月18日以口内炎(舌尖唇口齿龈等处肿赤疡)及微热、腹鸣喜噎、咳嗽,由其母抱来求诊,与以生姜泻心汤一剂全治。如是前后之主证不离半夏泻心之腹鸣、喜噎,已可推定此患儿固有之体质矣。
站长注:有网友发现,此医案患者脉弱,另有腹泻、口渴、喜噎(咽喉津液缺乏)、小便不利的表现,应当是阴证为主,所以此案初投小柴胡汤加减未必合理,或许真武汤更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