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①、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重量换算 >>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将息如桂枝汤法。

①“甘草二两(炙)”:湘古本作“甘草三两(炙)”。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 名家注解

    柯韵伯曰:「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调,四肢自柔矣。」又曰:「汗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而从化变病则异。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救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发汗遂漏不止而不烦渴,则亡阳于外,故用桂枝加附子汤。」

    罗紫尚曰:「用附子有二义:一以壮表,一以御阴。」

    陈修园曰:「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

    《本事方》:「有一士人得太阳病,因发汗,汗不止,恶风,小便难,足挛曲而不伸。予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用桂枝加附子汤,三啜而汗止,复佐以甘草芍药汤,足便得伸。」

    《千金方》中治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即本方,附子用二枚。

    《叶氏录验》虚劳门:「救汗汤,治阳虚自汗。」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