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男,四十五岁,本务农,后弃农就工,体质弱健,惟自四五年前屡发腹痛,各西医诊为胃炎,然百方治疗均不能根治。1955年7月24日来诊,以黄连汤加大黄白术二剂与之,嗣后消息杳然。及至1957年10月17日,因其母患阑尾炎由渠来请,重提此事始知当时二剂即全治。
检出旧记录为1955年7月24日,其人体格弱壮,组织结实,以胃炎或胃痉挛的病名治疗三四年不愈。胃痛时流动于脐的上下周围。此外则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大便艰涩、小便不利、脉沉弦、舌无苔。
【按】以上症状若以今日观之,非大柴胡汤则小柴胡汤加芒硝,盖柴胡证极为明显,惟当时何以用黄连汤而能收效,自觉惭愧。黄连汤治胃炎便秘者加大黄,下痢者加茯苓,是一般原则,但当时此患者具备柴胡汤证,若再今日必当效法和田启十郎用小柴胡汤加白术而以大黄通便。或用大柴胡汤更为直截了当(1956年12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