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两月余 每下午发热39℃~40℃、子夜热减37℃|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喜冷饮

闫云科 《经方躬行录》

罗某,女,18岁,高城村人。发热两月余,每下午,体温波动于39℃~40℃,至子夜热减,徘徊于37℃左右。某医用解热之安乃近、抗菌之青霉素治疗月余,汗出热退,继而复热。自服开胸顺气丸4袋,亦不应。验其血、尿常规,均属正常。

视其面色潮红,舌质红润少苔。询知寒热往来,热时头汗如蒸,寒时战栗欲被。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喜冷思饮,渴饮无度,大便不干,小便色黄。脉来滑数无力。

观其脉症,病属少阳阳明合病。既有表邪,复有里热,岂能舍表求里,或舍里求表?发汗未伤及气阴,开泄未成结胸、坏病者,正气可支也。如此简单明了之证,治不如法,逶延二月之久,《伤寒论》一书不读可乎?拟小柴胡合白虎汤,以和解少阳,兼清阳明: 人参6g 甘草6g 石膏45g 知母10g 天花粉15g 柴胡24g 黄芩10g 半夏10g 生姜6片红枣6枚

一昼夜连进二剂,大便3次,次日寒热解,渴饮止,诸症均失。

本文提到的方剂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