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禹余粮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重量换算 >>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①,去滓,分温三服。

①“煮取三升”:宋本与湘古本作“煮取二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 名家注解

    成无己曰:「《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柯韵伯曰:「干姜、参、术可以补中宫火气之虚,而不足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焦,未可以理中之剂收功也。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能实胃而涩肠。盖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之,此证是土虚而非火虚,故不宜于姜、附。若水不利而湿甚,复利不止者,则又当利其小便矣。凡下焦虚脱者,以二物为末,参汤调服最效。」

    《洁古家珍》:「治大肠咳嗽,咳则遗矢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类聚方广义》:「赤石脂禹余粮汤治肠癖滑脱,脉弱无力,大便黏稠如脓者。若腹痛干呕者,宜桃花汤。又二方合用亦妙。」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