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陷胸丸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大黄半斤、葶苈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重量换算 >>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方寸匙,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顿服之。

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度。禁忌如药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结胸病,头项强,如柔痉状者,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 出自《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

    大黄八两,葶苈子(熬)、杏仁(去皮尖)、芒硝 各半升重量换算 >>

    合四味,和捣,取如弹丸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温顿服。

    一宿乃下。

    出自《伤寒论》宋本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甘遂一钱匕重量换算 >>

    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

    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名家注解

    张令韶曰:「太阳之脉,上循头项,今气结于内,不外行于经脉,以致经俞不利,而颈项强急,有如柔痉反张之状也。下之则内之结气通,外之经俞和矣。太阳主皮毛,而肺亦主皮毛,故用葶苈、杏仁利肺金,以解太阳之结气。大黄、芒硝泻邪热以下行,佐甘遂之毒直达胸所以破坚。甘遂性能行水,加蜜用丸者,使留中之邪从缓而下也。」

    秦皇士曰:「结胸而至颈项亦强,胸邪十分紧实,用大陷胸汤恐过而不留,陷胸丸恐滞而愈结。今煮汁服之,则婉转逐邪。」

    费晋卿曰:「变汤为丸,加葶苈、杏仁以泻肺气,是专为上焦喘满而设。」

    《医宗金鉴》:「大陷胸丸治水肿肠澼初起,形气俱实者。」

    《类聚方广义》:「大陷胸丸治痰饮疝症,心胸痞塞结痛,痛连项臂膊者。」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