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重量换算 >>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杂病例第五
  • 夫病在诸脏,欲攻,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仿此。
    此条涪古本作“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可得而攻之。如渴者,小便不利,与猪苓汤,余仿此。”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 名家注解

    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淤,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医方集解》:「猪苓汤通治湿热黄疸,口渴,溺赤。」

    《类聚方广义》:「猪苓汤治淋疾,点滴不通,阴头肿痛,少腹膨胀作痛者。若茎中痛出脓血者,兼用滑石矾石散。」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