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干姜三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人参三两重量换算 >>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黄升麻汤主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之而寒格,更逆吐,食入即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湘古本作“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 名家注解

    柯韵伯曰:「伤寒吐下后,食入口即吐,此寒邪格热于上焦也。虽不痞硬而病本于心,故用泻心之半调其寒热,以至和平。去生姜、半夏者,心下无水气也。不用甘草、大枣者,呕不宜甘也。」

    徐灵胎曰:「寒格自用干姜,吐下自用芩、连,因误治而虚其正气则用人参。分途而治,无所不包,又各不相碍。古方之所以入化也。此痢疾之正方也。」

    陈修园曰:「凡呕家挟热,不利于橘、半者,服此而晏如。若汤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徐徐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黄仲理曰:「翻胃之初,亦可用,止呕而和中也。」

    《活人书》:「曾经汗下,关脉迟,胃中虚冷而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保幼大全》:「四味人参汤,治伤寒脉迟,胃冷呕吐。」

    《医学从众录》:「昔张石顽借治脾胃虚寒,肠有积热之泄,甚效。」

    《方函口诀》:「此方治膈有热,呕逆不受食者。又治噤口痢。」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