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大黄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重量换算 >>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 阳明病,身热,发黄,心中懊憹,或热痛,因于酒食者,此名酒疸,栀子大黄汤主之。
    此条涪古本与宋本有两条相应:(1)“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2)“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 名家注解

    魏念庭曰:「此为实热之邪立法也。酒家积郁成热,非此不除也。」

    尤在泾曰:「栀子、淡豉彻热于上,枳实、大黄除实于中,亦上下分消之法也。」

    张璐玉曰:「此即识实栀子豉汤之变名也。大病后劳复发热,服枳实栀子豉三味复令微汗,使余热从外而解。若有宿食则加大黄,从内而解。此治酒疸之脉沉弦者,用此以下之。其脉浮当先吐者,则用栀子豉汤,可不言而喻矣。」

    《肘后方》:「酒疸者,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治之方。」

    《千金方》:「枳实大黄栀子豉汤治伤寒饮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酒疸心中懊憹,而不甚热,或干呕方。」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