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①此处湘古本有“虽身疼痛”。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今反不痛,体重而酸,其人不渴,此为风水,汗出即愈;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①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正水②,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若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但当利其小便。
①此处涪古本与宋本有“暮”。②“正水”:涪古本作“肺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