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

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重量换算 >>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此条涪古本作“火(《金匮》作“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 名家注解

    魏念庭曰:「火逆上气,挟热气冲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干也。主之以麦冬生津润燥,佐以半夏开其结聚,人参、甘草、梗米、大枣,概施补益于胃土,以资肺金之助,是为肺虚有热,津液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预救乎肺虚而有热之痿也。」

    费晋卿曰:「半夏之性,用入温燥药中则燥,用入清润药中则下气而化痰。胃气开通,逆火自降,与徒用清寒者真有霄壤之别。」

    《玉函经》:「伤寒病后,劳复发热者,麦门冬汤主之。」

    《肘后方》:「麦门冬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圣济总录》:「麦门冬汤治肺胃气壅,风客传咽喉妨闷。」

    《汉药神效方》:「喘息剧者,于麻杏甘石汤,或麦门冬汤加没食子有效。盖没食子能祛胸中胶痰,世医知者甚鲜。」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