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宿食在上脘者,法当吐之,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湘古本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有相同条文,另在辨可吐篇有相似条文但脉不同:“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寸口脉弱而结者,此宿食在上故也,宜瓜蒂散。
此条湘古本作“霍乱,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脉俱弱、寸口结者,此食停于上,宜烧盐汤吐之,令谷气空虚自愈。” 其中烧盐汤方缺。清《医方简义》烧盐汤方作“炒盐一味,以热汤调服一盏,急以指头探喉,其痰自吐矣。”
瓜蒂一分(熬①)、赤小豆一分重量换算 >>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匙,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
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①“熬”:宋本与湘古本作“熬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湘古本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有相同条文,另在辨可吐篇有相似条文但脉不同:“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此条湘古本作“霍乱,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脉俱弱、寸口结者,此食停于上,宜烧盐汤吐之,令谷气空虚自愈。” 其中烧盐汤方缺。清《医方简义》烧盐汤方作“炒盐一味,以热汤调服一盏,急以指头探喉,其痰自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