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 桂林古本 · 增订版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脉滑而数,数则为热,滑则为实;滑即属荣,数即属卫。荣卫相逆,则结为痈;热之所过,则为脓也。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此条从会通本,依涪古本补。
师曰:诸痈肿者,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①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①此处涪古本与宋本有“脓”。
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为肠外有痈也。其脉沉紧①者,脓未成也,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
①“脉沉紧”:涪古本与宋本作“脉迟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