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条文
* 可输入多个关键词,用空格隔开
伤寒杂病论 · 桂林古本 · 增订版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
黄连黄芩泻心汤
主之。
热病,身热,左胁痛,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此热邪乘肝也,
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
主之。
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体重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
大黄厚朴甘草汤
主之。
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
主之。
热病,咽中干,腰痛,足热①,脉沉而数,此热邪移肾也,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
主之。
①“足热”:湘古本作“足下热”。
✅ 复制成功
[复制网址]
目录
序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杂病例第五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风脉证并治第十一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辨中风病脉证并治(补)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附录:宁波访求仲景遗书记
附录:左盛德序
附录:周禹锡序
附录:黄竹斋序
附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再版说明
附录:对桂林古本的评价
附录:电子版前言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医案
经方
伤寒论
工具
把网站添加到屏幕